官方微信 预约严师

龙新教育[官网]_高考辅导学校_艺考文化课培训_单招文化课

2024高考语文6道作文题命题特色及审题立意分析

2024-7-20 14:58| 发布者: 龙新教育教研组| 查看: 138| 评论: 0

摘要: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有6套,自然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也就有6道,分别是:新课标Ⅰ卷作文题、新课标Ⅱ卷作文题、全国甲卷作文题、北京卷作文题、上海卷作文题、天津卷作文题。下边笔者就这6道作文题的命题特色和审题 ...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有6套,自然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也就有6道,分别是:新课标Ⅰ卷作文题、新课标Ⅱ卷作文题、全国甲卷作文题、北京卷作文题、上海卷作文题、天津卷作文题。下边笔者就这6道作文题的命题特色和审题立意一一做一分析。

新课标Ⅰ卷作文题。先看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题很典型地体现了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命题的一贯路子,即紧扣当下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来设计作文材料。这道作文题蕴含的中心话题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表面看,这是一个单话题性的材料作文,可实际上,当你一旦开始立意构思的时候,你会发现,它还牵扯到材料中的另外一个话题,即“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实际上一道关系型的材料性话题作文。材料所蕴含的话题准确地说,应当是“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我们的问题”。从逻辑上看,“互联网、人工智能”是考生立意构思的前提、背景,是作文题蕴含的主话题;“我们的问题”是考生围绕“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个主话题写作时的方向、落脚点。换句话说,考生写作时,只有紧扣“我们的问题”来谈“互联网、人工智能”,作文的立意才能做到符合题意,或者说切合题意。

考生写作时,如果撇开了“我们的问题”来谈“互联网、人工智能”,则写出的作文不是偏题作文,就是离题作文。另外,从今年高考结束后考生反映的问题上看,这道题所涉及的话题“互联网、人工智能”许多农村考生很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村考生的得分。这个问题牵扯到高考的公平性问题,作为命题人应该审慎。

新课标Ⅱ卷作文题。还是先看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题表面看,好像也符合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命题的路子,即作文题也是从当下的热点事件出发来设计的。但是,当你仔细阅读题意,开始审题立意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道作文题中的热点事件其实并不是这道作文题立意的指向。在这道作文题中,热点事件只是作为考题的一个引子而出现的,命题人利用这个引子的目的在于引出这道作文题立意时真正必须扣住的信息,即“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说得在透彻一点,这道作文题真正的着力点在“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考生立意时,只有抓住这句话,并围绕这句话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考生的作文才能符合题意;否则,撇开了这句话,考生的立意只能有一种结果,就是离题。

全国甲卷,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从命题特色上看,全国甲卷的这道作文题很容易使人想起当今的两大热门话题: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当下我国大力倡导的“一带一路”其核心就是“合作共赢”,二者可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今年的这道作文题显然是从这一大背景出发来设计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全国甲卷依然忠实地体现了全国卷作文题命题的基本路子。从审题立意上看,这道作文题显然要比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Ⅱ卷简单一些。同时,和前两套试卷的作文题相比,甲卷的这道作文题限制也很死。这个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中心话题限制很死,这道作文题的中心话题是“学习与他人相处”。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这个中心话题不能丢开,必须死死扣住。一个是中心话题所要求的答案题目也给了出来,这就是“坦诚交流”。把甲卷所设定的中心话题同题目中心话题所要求的答案组合成一句话,全国甲卷作文题其实已经给考生给出了作文的中心,这就是:只有坦诚交流,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考生写作时,只有围绕这个观点来立意,所写文章才是符合题意的文章。

北京卷设计了两种作文题:一个是小作文,一个是大作文。这里,我们只说大作文。北京卷的大作文题是: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北京卷的大作文题设计了两道,很显然,这两道作文题都是命题作文,这也是北京卷这些年来在作文题命制上的一个独到之处。不过,这里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北京卷的作文题虽然采用的是命题作文的形式,但同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命题作文只是很直观地给出一个作文题,然后让考生写作;而北京卷的命题作文显然还有一段引语,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卷作文题特有的命题形式:引语+作文题目。

从审题立意上看,前面的引语显然具有帮助考生打开作文思路的作用。第一个题目是“历久弥新”,什么事情或什么东西才能让考生“历久弥新”呢?引语给出的提示是经典,经典常读常写,自然是“历久弥新”。考生写作时,是不是都要扣住经典来谈“历久弥新”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引语的最后一句话——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里,命题人显然是希望考生在引语的引领下,写出自己经历过的最真实、最难忘、最历久弥新的东西。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这道作文题的开放性是很大的,开放性大,难道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第二个作文题是“打开”,“打开”什么?引语的提示是“打开视野”、“打开心扉”、“打开思路”,打开的好处是什么呢?引语也给出提示: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这些提示语显然对考生打开作文的思路提供了十分充足的抓手,考生写作时,只要运用好这些抓手,则这道作文题同第一道作文题一样,写起来同样没有什么难度。

天津卷作文题在命题思路上显然走的是全国卷的路子,作文题在题型上自然也属材料作文题。我们还是先看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道材料作文题所蕴含的中心话题是:被定义与自定义。这显然是一个思辨性的话题。考生写作时,既要谈“被定义”,也要谈“自定义”,只有把这两个方面都谈到,才算符合题意。那么,行文过程中,是不是对二者要平均使用力量呢?答案是不是。从题目所蕴含的倾向及“被定义”与“自定义”的逻辑关系上看,“自定义”显然是文章论述的重点。考生写作时,只有把这个重点谈清楚了,谈透彻了,谈厚实了,文章才有可能进入一类文。那种面面俱到,平均使用笔力的做法是不符合这道作文题所隐含的逻辑关系的。

同北京卷一样,上海卷的特色也是独树一帜。作文试题如下:

写作 (70分)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卷的作文题从大类上看,也属材料作文题,但是,上海卷的材料作文题同全国卷相比,表述显然要简略得多,材料所蕴含的中心话题也十分确定。从审题立意的角度看,让考生谈“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考生首先能想到的无疑应该是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被周围人的“认可度”。从这个角度看,这道作文题首先应该是一道有关青年人成长的作文题。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被周围人逐渐认可的过程。因此,考生谈自己或青年人被周围人认可的过程,其实就是谈自己或青年人的成长过程。这样一来,作文就能很好地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放进去,就有可能写出真情实感,就有可能写出真知灼见。当然,这只是这道作文题在审题立意上的一个方向。除此而外,考生可写的事物还很多。但无论如何来写,如果不能把自己摆进去,写来写去,恐怕还是假大空的东西多。

2024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了。今年的六道作文题在命题上有何特色,如何审题立意,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做了一番分析,当与不当,还请各位指教。但不论如何,笔者在高考这个领域里已经耕耘了20多年,因此,从这一点出发,我想,这个分析对备战2025年高考考生及老师来讲,多少还是有所助益的。诚望如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